未来十年投资5万亿70万公里地下管网!A股地下管网板块迎"政策+需求"双重红利!
发布时间:2025-11-12       来源:佚名    分享到:

政策、需求、资金三重驱动,地下管网建设迎来高确定性发展机遇

一、政策支撑明确,落地路径清晰

“十五五”规划将地下管网建设列为重大基础设施工程,设定量化目标:2026-2030年间,新建及改造规模超过70万公里,总投资规模超过5万亿元。资金将按4:3:3的比例,分别投入燃气与供排水管网改造、综合管廊建设及智慧监测系统三大领域。

政策执行机制严密,由12个部委联合建立协调机制,配套出台技术规范、绩效考核与投融资细则。地方政府需完成年度改造目标(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为15%,地级市为10%),未达标地区将面临区域限批。

技术标准同步升级,管材耐久性要求从20年提升至50年,并强制推广球墨铸铁、HDPE等高性能材料。新建管网须配备智能传感系统,并在2028年前实现地级市BIM+GIS数字化交付全覆盖。

二、需求双重释放,市场空间广阔

一方面,大量存量管网亟待更新。我国约40%的城市建成区存在内涝风险,供水漏损率居高不下,2000年前建设的旧管网及燃气管道均需进行安全升级与更换。

另一方面,增量需求持续扩张。新建区域要求同步建设综合管廊,农村管网覆盖率预计提升15个百分点,特大城市核心区的排水防涝标准将提高至50年一遇。

智慧化改造成为新增长点,分布式光纤传感、智能井盖、管道机器人等设备需求快速上升,数字孪生平台建设将在全国主要城市铺开。

三、资金保障有力,融资模式多元

资金结构明确:中央财政通过专项债和转移支付覆盖30%,地方政府配套40%,剩余30%通过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项目回报周期最长可延至30年。

设立城市地下管网改造专项基金,并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提供直接支持,中央与地方两级资金池动态调节,确保项目持续推进。

财政部明确PPP项目可通过管网使用权质押、特许经营收益权证券化等方式融资,有效提升社会资本参与意愿。

核心受益标的分析

1. EPC/设计总包企业

如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隧道股份等,将作为“里子工程”的主要实施方,承接大量设计与施工任务。

2. 工程管材供应商

金属/复合钢管与工程复合管东宏股份(全品类材料与一体化解决方案,新疆大单推动订单与回款改善)、金洲管道(在LNG长输管道和首批商业化输氢管道订单上取得突破)。

PCCP混凝土管青龙管业(在国家水网和跨流域调水工程中市占率达20-30%,2024年业绩预告大幅增长)、龙泉股份(业务延伸至检测与修复领域)。

塑料管(PE/PVC/PPR)中国联塑伟星新材公元股份雄塑科技等。需注意,部分企业反馈实际订单落地节奏仍需观察。

3. 数字化/智能管理平台服务商

数字政通测绘股份新天科技三川智慧等,将受益于“地下管网一张图”等信息化建设需求,该领域年投资规模预计可达千亿级别。

4. 检测与非开挖修复服务商

龙泉股份宁水集团等,已布局管网全生命周期服务赛道,契合“新增+更新+运维”的长期需求。

高弹性标的逻辑梳理

东宏股份(优先级A+):产能利用率处于低位,订单回暖将显著提升经营杠杆;盈利状况改善,新疆区域订单与回款优化;业务向“管道智能终端”与系统集成升级,拓展增长空间。

青龙管业(优先级A):作为PCCP领域龙头,市占率高,在手订单充足,2024-2025年有望进入业绩兑现期。

金洲管道(优先级A):在LNG长输管道项目上取得突破,并提前布局输氢管道商业化订单,成长曲线清晰。

数字政通(优先级A):政策直接驱动,在多地的城市生命线项目中已具备落地经验和复制能力,受益于信息化投资占比提升。

龙泉股份(优先级A-):从管材制造向检测、监测、非开挖修复等全生命周期服务拓展,估值体系有望重构。

风险提示与市场不同观点

政策到订单的落地节奏:部分企业反映尚未看到需求大规模释放,具体放量时点取决于地方财政状况、项目申报进度及资金配套情况。

行业竞争格局:不同管材(如PCCP与钢管)各有应用场景和优劣,具体选用取决于项目类型和区域特点。

回款与现金流:应收账款管理是关键,需持续关注地方财政支付能力与专项资金监管的完善度。

原材料成本波动:钢材、塑料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影响毛利率,企业的成本传导能力和订单结构优化能力至关重要。

声明:本站文章及图片部分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联系电话:13119102973
网址:www.zkpipe.com
扫码微信直接咨询
中科非开挖联系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