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重”建设升级,释放多个关键信号!
发布时间:2025-11-20       来源:佚名    分享到:
国务院总理李强11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深入实施“两重”建设有关工作,部署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政策措施,听取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情况的汇报,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订草案)》,审议通过《殡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

本次国常会将“两重”建设(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提升到“十五五”规划的全局战略高度,意味着“两重”建设已从过去应对经济波动的逆周期调节工具,升级为支撑未来五年国家整体战略的核心支柱。释放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在新时代下向更加注重战略导向、更加注重内生动力、更加注重系统安全和更加注重效率效益转型的明确信号。

信号一立足“十五五”全局,谋划“两重”建设

本次国常会对“两重”建设的定位非常明确——置于“十五五”全局中谋划推进,凸显了这项工作的战略高度。会议提出,牢牢把握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要求,强化部门协同,注重软硬结合,推动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实施、重点领域安全能力稳步提升。

从数据上看,“两重”建设已形成显著实效。2024年我国安排7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1465个“两重”项目,完成投资超1.2万亿元,不仅改造了8万公里城市地下管网、治理近4000万亩沙化土地,更推进了长江沿线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2025年“两重”建设共安排8000亿元支持1459个项目,涉及长江流域生态修复、长江沿线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西部陆海新通道、高标准农田、重大水利工程、城市地下管网等重点领域。目前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境内的农田。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摄

在实施路径上,会议强调“软硬结合”的思路,“硬”指传统基建,而“软”则包括数据中心、算力中心、工业互联网、基础软件、标准体系等新型基础设施,体现出国家对新发展阶段需求的精准回应。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林山表示,“两重”项目投资能直接扩大有效需求,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稳增长的重要“压舱石”。各地要统筹好“硬投资”和“软建设”,加快建立完善项目推进机制,严格把控建设质量,提高投入效率,以扎扎实实的行动推动会议部署落地落细。

信号二突出“创新导向”,服务新质生产力

“两重”项目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技术标准高,为国家测试、验证和集成最新科技创新成果提供了绝佳的“超级试验场”

会议提出,要优化项目审核,更加注重创新要素投入、无形资产投资,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这标志着“两重”建设的评价标准正在从“规模导向”向“创新导向”深度转型。简单说,就是一个项目能否获批,不仅要看能拉动多少GDP和水泥钢材消耗,更要看其技术含量、研发投入、专利产出、品牌价值、数据资产等无形资本的积累,这正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具体路径。

沪渝蓉高铁通泰扬特大桥跨古马干河连续梁建设现场。新华社发(顾继红/摄)

“创新导向”还体现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中。会议要求“健全项目协调推进机制,严格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同步做好资产管理、后续运维”,这意味着项目审核不仅看“建设端”的创新投入,更看“运营端”的效益转化。例如在智慧交通项目中,不仅要考核建设阶段的技术集成水平,更要跟踪运营阶段的效率提升、数据价值挖掘等无形资产增值效果,形成“建设-运营-创新”的良性循环。

信号三创新投融资机制,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会议提出,要合理安排项目建设与资金拨付节奏,强化项目和资金匹配,积极撬动超长期贷款、政策性金融等资金,引导更多民间资本参与,放大“两重”建设效应。

这一部署与近期国办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精神高度一致。国家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副司长关鹏在11月1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民间投资是反映经济活跃程度的重要风向标,对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具有重要作用。

《若干措施》提出了13项政策举措,在扩大准入方面,政策明确对需报国家审批(核准)的具有一定收益的铁路、核电等重点领域项目,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并明确持股比例等要求。对于各地方规模较小、具有盈利空间的城市基础设施领域新建项目,也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建设运营。在创新支撑方面,政策提出支持民营龙头企业、链主企业、第三方服务商建设综合性数字赋能平台,支持更多民营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升级改造。

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拉动民间投资,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格局。这既能解决部分资金问题,更能通过市场机制提升项目效率和创新活力,放大“两重”建设效应。

在济宁能源集团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新能源船舶在进行舾装作业。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今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在署名文章中也指出,统筹“硬投资”与“软建设”,高标准抓好组织实施,同时完善投入机制,提高投入效率,确保“两重”建设各项任务干一件、成一件。统筹用好各类政府投资工具。优化中央预算内投资投向领域,抓紧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落实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领域“负面清单”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正面清单”管理,积极稳妥开展项目“自审自发”试点。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进一步解决项目建设资本金和配套资金不足问题。支持和鼓励民间投资发展。加力向民间资本推介优质项目。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新机制。

总的来说,“两重”建设的深入推进,对地方政府来说,既是重大机遇,也是对治理能力的集中考验,对企业而言,它正重塑着市场机遇与竞争规则,而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不论是生活品质还是就业机会,其成果成效都将切切实实体现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此外,本次国常会还部署了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如果说“两重”建设着眼于提升长期供给能力,那么消费政策则聚焦于激活当前市场需求,旨在通过优化供给结构,释放被抑制的消费潜力,解决“低端过剩、优质不足”的矛盾,为经济循环注入持续动力。

我们将持续关注这一系列战略部署的推进,见证中国经济发展动能的不断升级。

来源:中国发展改革报社

声明:本站文章及图片部分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联系电话:13119102973
网址:www.zkpipe.com
扫码微信直接咨询
中科非开挖联系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