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至2024年,国家连续出台政策文件,强调城市老旧管网改造更新的重要性。自去年开始,“地下管网”多次被中央重要会议提及,并被视为城市更新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各地均在着力加速推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加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老旧管线改造升级,深化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与此同时,在国务院日前印发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中,也明确“实施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包括“实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等多项重点任务。政策“暖风”频吹、改造力度不断加大的背后,是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更新,也是地下管网改造技术的迭代。
目前我国城市供水管道长度达110.3万公里,排水管道长度达91.35万公里,天然气管道长度达98.04万公里,供热管道长度达49.34万公里。仅这四项,管网的长度就达到近350万公里。
“城市生命线”的病患会引发积水内涝、水体黑臭、道路塌陷、爆燃爆炸等问题。按照相关标准,给水管道、排水管道设计工作年限不小于50年,燃气管道的设计工作年限不小于30年。由于这些管道直接埋设在地下,长期受到土壤、地下水、地下杂散电流等影响,不可避免会出现老化、破裂等问题,存在安全隐患。因此达到设计工作年限的管道必须须更新。
此外,目前我国老城区建设年代普遍超过20年,在城市更新的大趋势下,市政基础设施的改造更新,也将改善老旧小区的环境,民生意义重大。
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
五 年 行 动 计 划
国务院印发的该行动计划中,将“实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作为重点任务提出,旨在通过数字化技术,及早发现和管控风险隐患,切实提高城市安全保障能力,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这意味着城市建设要迈上新台阶,城市安全要提升新高度。
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举措
今年,随着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发现的管网问题将以更大力度予以攻克。据初步测算,“十四五”期间,全国地下管网改造投资将超过万亿元,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消息称,未来,我国将每年改造10万公里以上地下管线。“根据国家释放的信息,今年及后续的时间,我国将大力推进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实施污水系统“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建设工程、实施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工程深入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
• 尊重科学规律,加大燃气、排水、供水、供热等老旧管道的更新改造力度。比如地下管网有短板要补上,老化了要及时更新,消除安全隐患。
• 坚持系统观念,以系统、统筹的方式预防和解决城市安全问题。例如,统筹谋划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布局,提升整体性和系统性,统筹城市防洪和排涝,建立健全城区水系、排水管网与周边江河湖海以及水库的联排联调运行管理模式。
• 强化科技赋能,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对城市的燃气、供水、排水、供热、综合管廊、桥梁等设施进行实时监测,对安全隐患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推动风险防控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从人海战术转向智慧防范,提升城市安全运行保障能力。
资金支持与配套政策
今年以来,一系列着眼资金保障的实质性动作也在推进。6月,全国15个城市获评首批城市更新示范城市,示范期内将获得8亿元中央奖补资金用于城市更新工作,重点支持城市地下管网更新改造和污水管网“厂网一体“建设改造等。
• 中央财政安排资金支持。如今年中央财政安排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高质量做好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各项工作,地下管线方面部分城市有项目通过国家审核获得资金。
• 配套政策支持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例如运用再贷款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相关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支持;明确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财政补助、税收优惠、再贷款贴息等配套支持政策,强调实施标准提升行动,加快更新淘汰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老旧高耗能等不达标设备。部分地区还会结合实际情况,在城市更新示范城市评选等工作中,对城市地下管网更新改造给予资金支持,如青岛获评首批城市更新示范城市,示范期内获得8亿元中央奖补资金用于城市更新工作,重点支持城市地下管网更新改造和污水管网“厂网一体”建设改造等。
放眼全国,各地动作不断,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提出地下管网改造方案和目标地下管网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很多部门和单位,着眼打破"九龙治水"的局面,深圳打造"市政管线分布一张图"系统,通过GIS(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手段确定市政管线需求情况,得出规划管线需求分布图,将其中各类规划管线分布较为密集的区域划定为管线需求高密度区,根据需要分层分重点推动地下管网更新工程。在成都,今年将重点推进主城区1157个非住宅排水户内部排水管网治理。北京则计划在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城市燃气、供热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任务。
网址:www.zkpipe.com
扫码微信直接咨询
